有事相求(2/2)
顾远钧看着儿子挺拔的身姿,像一颗小白杨一样,老怀大慰道:“想当年送你去美国的时候,你还没这么高,没这么壮实。如今从西点军校回来,果然是不一样了。”
顾元崇:“再怎么不一样,也都是父亲的儿子。”
儿子这么孝顺,顾远钧本来也该欣慰,只是想起了他选的这条路,顾远钧又实在欣慰不起来。“我顾家近百年来都是诗书传家,并不曾有人做过军官。只是我向来觉得,做人做事都是要凭着兴趣,若是做不感兴趣的事情,倒不如不做。所以当初你从普林斯顿毕业了,又想去西点军校,我也并未拦着你。”
顾元崇立即紧张的问道:“父亲这是责怪儿子坏了顾家的传承?儿子……”
顾远钧摆摆手,示意他不要插话。“我不是在怪你,你听我说完。我顾家的亲朋故旧,并未有在军部任职,所以今后你从了军,凡是就要靠你自己,你爹我大约不能帮多大的忙。此其一,你须得记住。”
顾元崇连忙道:“儿子知道的。父亲不必担心,儿子在美国学习多年,为的就是学到本事,回来报销国家,振兴中华,并不为了高官厚禄功名前程。”
儿子有这样的雄心壮志,让顾远钧不由得为他骄傲。然而想到当下时局,顾远钧又忧心忡忡。他示意顾元崇关好门窗,这才低声道:“你有这样的报复,自然是好的。只是如今的局势,我还是要告诉你知道。如今军阀林立,南京国民政府孱弱。蒋公有心将这些军阀收编,但是北边的冯玉祥、阎锡山,南边的李宗仁、白崇禧,哪个又是好相与的?今年一月份,蒋公曾密令河南省政府主席韩复榘将阎锡山逮捕,不料竟然被他逃脱了。又有,我与宋子文部长共事几年,从去年年底开始,宋部长就从各方筹措资金,甚至还向国外预定了武器。”
顾元崇一听,眉头皱紧道:“父亲的意思是,委员长最近要对山西用兵?”
顾远钧道:“委员长的谋划,哪里是你父亲我一个小小的赋税司长能够揣度的?只是如今这时局,南京方面与北边的那几个军阀必有一战。你先前来信,说想去国民革命军,我早年在日本与第九军军长王金钰有些交情,托他的关系安排你去第九军。如今看来,却不是个好选择。”
顾元崇诧异道:“父亲何出此言?儿子并不怕打仗。”
顾远钧肃然道:“大战在即,你一个刚毕业的学生能做什么?人生地不熟的,怎么上战场?我叫你来便是要与你商议,不去国民革命军,你想不想去警厅或者警备区?”
“可是,爹,国家统一大业尚未完成,大战在即,儿子就更应该去陆军了。我多年所学……”顾元崇急急辩解。
顾远钧突然厉声道:“够了,这件事没有商议的余地。你回去想想是去警厅还是去哪里,总而言之不允许去陆军。”
顾元崇本来一心一意的想去陆军,眼下这变化,让他有些措手不及。
顾远钧看出了他并不心甘心愿,便安慰道:“你也不用心急,就算现在不去陆军,以后还是有机会的。年轻人不要太浮躁。”
顾元崇沉默不语,半晌才道:“我好好考虑考虑。想好了再答复爹。”
顾远钧点头,“好,你仔细想想。”
顾元崇怏怏的走出房门,突然想起林瑜的嘱托,又回头:“还有一事,想与爹商议。”
“什么事?”
“回来了这么些天,三弟一次都没有闹过脾气,跟我走之前大不一样了。三弟长大了,比以前稳重了许多,所以儿子想是不是应该把三弟送去念书?”
提起这个小儿子,顾远钧也是一阵头疼。他揉了揉自己的眉心,问:“你是怎么想到这个的?”
顾元崇便把白日里先施百货的事情说了一遍,重点强调:“我看三弟坐在人群中,并未惊慌失措。估计他若是坐在学堂,也是不会闹脾气的。”
顾远钧沉思片刻,一时不能依着顾元崇三两句话就拿定主意,摆手道:“我知道了,我会和你娘商议的。你回去休息吧!”
顾元崇带上门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