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2/2)
什么?居然想把她娘家哥哥调到江浙去?真当这天下是她胡家的,想怎么就怎么?胡家已经有一个子侄在江浙任参将,官职虽然不是太高,但已经比她亲侄儿郑安高三级了好吧?
”哀家乏了,你先退下吧。“太后垂下眼,声音慵懒,声调拖得长长的。
”太后,臣妇适才所言,皆是与将军细细磋商过的,还请太后一定要放在心上,臣妇告退。”胡氏强行扯出一个笑脸,弯下身子行了一个礼。
将军?呵呵,她这个哥哥,野心实在太大。她以前已经错了一次,这一回,万万不能再错了。
太后郑氏,其兄长郑千然,拜一品护国将军,自新皇登基以来,行事霸道,大有成为朝中武将瞻首之势。武将调遣皆由他说了算。
今儿这是怎么了?竟然让她媳妇进宫,让自己去和皇帝说朝局之事?他们不知道太|祖有严令,后宫不得干政吗?
呵,这一次可不能再错了。该强硬的时候一定要强硬。否则悲剧重演的话,自己这个大夏朝的千古罪人就是板上钉钉无法再更改了!
“玉霜,皇上现在在哪儿?哀家想见他。”胡氏离开之后,太后沉思良久,对孙嬷嬷说。
御书房内,永安帝靠在椅背上,似乎还没从刚才太后所说带给他的震惊里回过神来。
“小孟子,朕没听错吧?太后说,让朕不要顾忌她,朝中之事,让朕依自己的想法行事?”半晌,永安帝扭头问孟维。
“回皇上,您没有听错。太后真这么说了。”孟维躬身回答。对这与记忆里完全相左的情况,他已经完全习惯了——前世,太后是来让永安帝多听臣下的意见,不要一意孤行,毕竟他能登基,多亏了这些忠心臣子的支持。
当然,这忠心臣子,就是指他哥哥郑千然。
“哈哈,真是意外之喜呀。”永安帝很开心。他能上位,多半是因为太后对他的支持,加上大夏以孝治天下,如果执意违逆太后,让他良心上多少有些小痛不说,可能还得担上一个不孝的罪名,让后世子孙蒙羞。
现在,完全没有这个顾虑了。
“回禀皇上,郑安已经走了。”秦忠躬着腰走进来,走到永安帝身边说。
永安帝点点头,闭目沉思。约半盅茶时间,忽然睁开双眼,对孟维说:“小孟子,你快去把郑安追回来!”
孟维一愣,随即跪地道:“奴才遵旨!”说完起身快速离开。
永安帝看了看秦忠,秦忠满脸笑容,恭恭敬敬地在旁边候着,从不多说多问。
永安帝满意地笑笑,说:“你要好好教教你徒弟,成天板着脸,活像是朕做了什么对不起他的事似的,多笑才好嘛。”
秦忠急忙笑道:“老奴一定好好教训他……”
永安帝笑了两声,拿起笔在纸上写下“锦衣卫”几个字,在旁边写上“郑安”,随后,在下面又写了“内卫”,犹豫再三,并排写下“孟维”和“秦朔”两个人名。
永安二年,皇帝前后设立锦衣卫和内卫,锦衣卫针对宫外的大臣,而内卫则宫内宫外都有涉及。两个机构的掌管者都是仅对皇帝负责,但内卫的头领只能由内侍担任。
郑安被召回京城,担任锦衣卫指挥使,朝野上下震惊:皇上这是打算做什么?
若说是要和护国将军开杠,怎么会选那个郑家的纨绔子弟任指挥使?或者是皇上打算向护国将军屈服了?
还有,内卫又是什么东西?成员据说有一部分是内侍?太|祖有令,太监同样不得干政,皇上这是要冒天下之大不讳?这个任内卫首领的孟维是什么人?以前从没听过!
韦梦坐在小凳上擦拭着黄锦最喜欢的那只凤头钗,心不在焉,满脑子都是孟维那天讲的故事。
有个男孩,因为姻亲觊觎他们家的家产,设计害死他父母,气死他祖父,霸占了其家产。男孩辗转入宫,经过多年努力,手握重权,终于报了家仇,并且娶了自己恩人的女儿。
但是,由于疏忽大意,妻子最终被害死,而且死的真的是非常非常惨。男孩伤心之余,变得冷酷无情,杀人无数。最终,在为妻子报仇之后,自己也被判凌迟。
曾经,他和妻子约好,死后要合葬在一起,但后来,他因为没能保护好爱妻,终觉有愧,亦不忍打扰已埋入地下多年的妻子,最后只和妻子的雕像相伴,拖着被割得已看到到森森白骨的残缺身体,跪在妻子的床前……
听到这里,韦梦已是胆战心惊。她直视着孟维的双眼,问:“他、他是死于凌迟?”天,那得有多疼?!她的眼眶,早已红了。
※※※※※※※※※※※※※※※※※※※※
前世两人真的有点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