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东宫娇妾(重生) > 飘摇风雨(1).10

飘摇风雨(1).10(2/2)

目录

如今人人都知道东宫有一个“宛姑娘”,是太子殿下的宠姬。皇后只不过是不知道小宛闺名,才没有怀疑到她身上。

若是他今夜之事被皇后发现,她大肆查探必然会引出这一件事。到时候,给小宛惹的可就不是一般的麻烦了。

十有八九会是杀身之祸。

然而他的本意并不是如此。他是思来想去,都没有想到有什么法子能够明面上跟太子将小宛要回来。一直拖到了这时,终于拖到了太子挂帅出征,东宫无主,才铤而走险,用了这么一个法子。

他要将她偷偷带走。

神不知鬼不觉的带回晋王府。再将她好好藏起来,他相信,终有一日,他会羽翼丰满,可以护她安宁。

也会终有一日,他要光明正大,八抬大轿娶她做王妃。

所以今夜,他一定要从这里走出去。虽然此次想来是没有机会接她出去了。但是他还是可以从长计议,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秦涣与他兄长秦沅不同,他并不是从小习武之人。只不过是象征性的学了些功夫防身,不过他天资聪颖,身子轻便灵活,轻功却极好。

此时被东宫的守卫层层包围着,他虽然心中紧张,却也冷静的扔下一枚□□,然后飞身而走。很快就跑出去很远。

后面并没有如他所想的一般,一大群守卫疯狂追赶而来。而是静悄悄,像是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秦涣刚才那种不安的感觉又涌上心头。他隐约觉得事情绝对没有这样简单。

唔,也不知道是他的直觉太准,还是东宫的人,都行动力太强。

眼见着他就要出了东宫高高的宫墙。谁知道,就在这时。却不知从哪窜出来一队守卫,穿着与方才那些守卫一样的衣裳。

只不过,秦涣虽然武艺不精,可是却看得出对手是不是有真功夫。显而易见的是,此时面前拦住他去路的这几位,显然功夫颇高。

一瞧着就是练家子。

而他刚才那种雕虫小技,显然也不能再故伎重施。

这样想着,他干脆拔出腰间防身的短刀。准备先发制人,殊死一搏了。

不过秦涣这样聪明的人,自然不会与面前这几位缠斗,这种以卵击石,讨不到好的事情,他才不会傻到去做。

是以,这不过都是些虚招。先用这气势将敌人压制住。然后伺机逃跑才是他的目的。

他轻功远在这些人之上。所以在于他们过几招的时候,也并不显得落了下风。

几招之后,对方那几个人苦于抓不住他,已是抓耳挠腮,颇有些烦躁。

终于是叫秦涣找到了机会,他先是一挥刀劈过去,然后脚下一蹬,借着这股力就要飞身出了这宫墙。

可是说是迟那时快,习武之人的反应能力都是极快的。其中的一个守卫利落的躲开了他的刀,可他动作实在太快,这功夫已然飞身出去,再也拦不住。

那守卫原也未想伤人,只是一时情急之下,便出了刀去。

隐隐闪着寒光的利刃,就这样划在了那“黑衣人”的小臂上。

刀刃锋利,哪里是轻衣片帛,肉体凡躯能够抵挡得住的。

那刀划下去的那一刻,秦涣手臂上便立时显出了一道血色。

身上薄薄的一层夜行衣,已然被划开了去。露出里面的肌肤,刀划过去,立时见一道殷红欲滴的血珠子。一排排一颗颗显现出来,像是马上就要流出来,全然不受控制的样子。

秦涣却并未回身,只是一使力收回了手。可是这样一个动作却让手上的伤痕撕裂了些,一时更加严重。

方才点点沁出的血珠子,此时已然滑落成瀑,哗哗的流下来。很快就浸染了整条衣袖。

若不是这衣裳全是漆色,此时这些血色早就显现了出去。

秦涣捂着自己的手臂,回晋王府的时候,竟也像去东宫一般,是翻墙而入的。

唔,他知道,自己此时这般模样。实在不适宜大摇大摆从正门进府的。

**

与此同时。郊外,北越军主营帐之中。

李慎刚回答完秦沅的问题,便见到太子和他家少将军的面色都变了一变。

他看着两人此时的面色,心中不由得猜想着。这两人此时心中的心情,大约和自己方才发现少将军尚且在世时一样。

是一种无以言说的喜悦。

又或者,大概他自己也不能言说这种心情吧。那是一种失而复得,或者说是不幸中的万幸。

他想,太子和少将军,啊不,是大小姐都是大将军身边最最亲近的人。对于沈家横遭罹难,想必是更难过的。此时此刻,他们大约也只是在庆幸,庆幸沈家虽已满门被诛,沈大将军耗尽一生心血,训练出来的沈家军却尚存人间。

也许正如李慎所想,秦沅和沈宛是有这样的想法。过两人的想法却更要复杂一些。

大约是因为两人都已经历两世,思虑的事情已然颇多。早已不是纯粹的感慨了。

秦沅只是稍稍愣了一愣。很快便又恢复了正常。他心中始终惦记着身边有杨殊一干人等的监视,不管是今日还是日后,与李慎的联系都要长话短说,力求安全。

是以,他便直击要害,问道:“你可有法子联络到他们?”

这回,面对秦沅的问题,李慎没有脱口而出,直接回答。而是思虑片刻,才开口道:“联络到他们的法子倒是有,只不过末将并不能认全所有弟兄,只能想办法联络到以前的各位将领。”

秦沅听到这话,已然是十分惊喜。他其实原本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毕竟沈家军已经被改编拆散。那些将领们也已经被降为最低级的士兵。

可是此时听到李慎这番话。心中却又重新燃起了希望。毕竟沈家军的这一批高阶将领,个个都是有着真才实学过人之处的。

如果说朝中某些武将还有可能靠着,家世身份,家族庇荫而混迹在朝中,那么在沈家军中,就绝无这种情况。

在沈大将军还在世的时候,对于手下的军士,便是出了名的严苛。即便是尊贵如秦沅这般,皇子之尊,天潢贵胄。也只能从最低级做起。

秦沅能够拜沈大将军为师。全都是靠着自己的真才实学,一刀一枪赢得沈大将军的赞赏,才得以跟在大将军身边,征战沙场。

所以说,如果真的能够寻到沈家军,原本的那些将领,对于此次北伐,必定是百利而无一害。

加之秦沅原本就有将帅之才,又有前世与匈奴作战的记忆。此战必定是战无不胜。

想到这儿,秦沅不禁转头去看向坐在身边的沈宛。

一颗心柔软得像一滩水一样。

他是何其幸运,这一世,身边能够有她作伴。

她带给他的,也不仅仅是陪伴。她将所有的好运都带给他。若不是她,也不会有今日之事。

上一世,秦沅也并非没有想过找寻沈家旧部的事,只是,他人还没寻到影儿,那些沈家军的将士也不知道在哪儿,便听到了消息,全都以为他是迫害沈家的罪魁祸首。

一时间,那些曾经一起并肩作战的人。没有一个肯信任他。

他走投无路,便只能借着与何家联姻,借助何家在军方的力量,来北伐。

可是这样显然是不行的。上一世他费了三年时间,才将匈奴赶出山海关去。

然而他知道,这也是,他远没有那么多时间可以耗费。也正是因为上一世他在北伐上耗费了太多的时光,才会到最后的时候,让局面一发不可收拾,让朝中的事情全都脱离他的掌控。

也让事情发展到一个他并不想见到的局面。

他清楚的记得,上一世,他大战告捷,班师回京的那一日。得到的并不是百姓迎接,并不是他父皇的赞赏。

而是声声丧钟鸣响。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