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2/2)
她立马觉得此事不是这么简单。
胡仲恩几乎是被拦在家里,胡仲念和胡仲意去了京城,那么能有机会让他动怒的,就剩下胡婕思了?
可以个深闺妇人能作出多大的幺蛾子?
不对,她总觉得不对。
“老爷被抬回来多久了,怎么没有管家理事的人来叫我们二房过去?怎么是小厮偷偷差人去请的顾大夫?”
百灵儿这一看,还是自家少奶奶机灵,一下子就问到了点子上。
“这也是奴婢奇怪的,所以我就又去追问他们,有一个小厮年纪小没禁住我套话,我才问出来,说是那些明眼人都让大少爷和大少奶奶给扣住了,不让出来报信,说是老爷差不多要不成了。”
果然事情不简单。
顾大夫之前暗示过她,胡老爷身子骨不济,会有大劫难,可没想到会被大房给利用了。
如今尚且不知道这郑氏还是否清醒着,也被利用了几分几毫。
她就是察觉到,大房没那么早缴械投降。
不论公爹胡先业因为什么发了病,总之事情不会太简单,而且他是从铺子里被抬回来的,自然也不是家中之事耽搁的。想来是因为什么铺子上的事情给气得发了病。
如今大房想到了阻拦院子里的消息,不放给他们,明摆着是在防着董秀湘,以免胡先业一时之间清醒了,把公家的事儿又交给二房。
而铺子上的事儿,他们肯定还来不及插手。
董秀湘派了小丁子上铺子上去打探消息,没了一炷香的功夫,小丁子就带着更加让人头疼的消息回来了。
果然不出所料,这件事儿确实是铺子里颇大的事儿。
胡家的四小姐嫁到了州判柳家,柳家的大少爷等着正妻进了门儿,要经过正妻的同意,把婚前就有的外室接进府里,给个名分。
毕竟母亲要是没得名分,这孩子日后也就是个私生子,一辈子都受人指点,遭人唾骂。
这也是柳家的公子急着成亲的原由。
胡婕思在求助家中不得结果后,便自己做了主意,拒绝了柳家央求的纳妾的说法,坚决不同意外室进门。
这一拖二拖的,胡婕思拖得起,可那外室的肚子拖不起。眼看着纳女人就要生产,可胡婕思还是不松口。
继续下去的话,这外室的孩子就注定是个私生子了。
也是赶巧,那位外室心思重,在最后一次见了柳少奶奶,乞求无果后,孩子没足月就提前早产了。
这一番生产极其凶险,劳得了最后,母子二人俱亡的结果。
这事儿不小地打击了柳家的公子,竟然发誓要搞垮胡氏的娘家,宁可玉碎。
这事儿没过多久,胡家就丢掉了皇商的名号,胡家几十年的荣耀一朝被户部收回。
新上任的官员还接到了状纸,说是胡家的布料偷工减料,欺骗百姓,拿百姓们当傻子,欺骗百姓的钱财。
上头正在严厉处置问题,遇上这档子事儿,自然要仔细彻查。
查案子期间,官府的封条就封了胡家的布庄和几间要紧的铺子。
这事儿背后有柳家的人操控,十有□□是个跑不掉的罪责,而仔细查问,也会发现胡家原本售卖次等货物的事儿属实,定然是要封了铺子,查处的。
胡家这么久的基业一时之间,竟然面临崩塌。
为胡家布庄奋斗了半辈子的胡先业自然受不住这个沉重的打击,情绪一激动就旧病复发了。
在董秀湘看来,这个病其实就是类似于中风一类的老年病。病来如山倒,想要恢复也不是十分容易的事情,而且病情十分容易被他人控制。
遇上这种倒霉事儿,胡家算是好日子濒临到头了。
且不说胡家铺子保不保得住,胡家布庄这些日子被迫停工,完不成的订单都不知道该如何去补偿。
若是就此在百姓和商户面前失去了信用,那可是日后半点挽回的余地都没了。
显然,这种复杂的事情,大房那个草包是不会理得清楚的,算来算去也就她自己能撑得住。
可胡仲恩和林氏现在满脑子都想着掌握住胡先业,保住大房的家产和权势,而不是如何帮着胡家度过这个难关。
董秀湘思来想去,都想不到法子,只好让百灵儿乔装打扮混进正房去找郑氏商讨,不过有半分明白心思的百灵儿觉得,拎不清的郑氏应该是不会听从二奶奶的话了。
“二奶奶,如今胡家布庄欠下了不少的欠款,咱们要是还不成,估计这胡家日后就是病来如山倒了啊。”
言外之意:还是别蹚浑水了。
她何曾不知,百灵儿的话十分有道理呢?
这原本就不是二房该继承的产业,自然也没理由去守护。况且,人家大房压根儿就没想给她机会。
郑氏自然也是耳根子软,听信胡仲恩了。
“可是咱也不能看着胡家就这样败落下去,好歹还是块金字招牌,你说呢?”
小百灵儿摇了摇头,收拾了一番,出了院子去了。
董秀湘火速给胡仲念两兄弟写了家信,让他们不论听说什么胡家的传闻都不要在意,有她在什么都是暂时的,他们只需要专心读书,认真考学就够了。
这封信,她是让人火速送去驿站的。
科考不等人,能少分心一个时辰,就多了一分的把握。
董秀湘叫来了小丁子和贾六,三个人开始清算,胡家手底下到底有多少的现银子,来抵扣近期的定金款。
算了半天的结果就是,胡家现在的银子根本就是九牛一毛,冰山一角。
原来胡家被大房吃掉的现银太多,以至于胡家家中拿不出这么多的银钱来。
而胡家的那些房子田地铺子的票子房契地契都在郑氏的手里。
没有过多的犹豫,董秀湘拿出了自己的庄子和铺子里的钱,凑了一些出来。她觉得还需要郑氏点头,用胡家的房契地契来抵押出现银。
然而,她们的想法却被残酷的现实打败了。
原本董秀湘以为,这大房就是想借机掌握了胡家,想做掌权人,想要分家。可没想到,这时候的大房真的是比小人还要小人。
他们见胡家的名声怕是保不住,竟然从郑氏那里骗了房契地契,拿着说出去办事,然后一去不回了。
等百灵儿带着人回到院子里回话的时候,大家才发现,大房的胡仲恩夫妇竟然已经不见了。
傻白甜郑氏正在自己的房间里哭泣懊悔。
董秀湘也是实在无奈,只能先去了正房,想着了解一下具体情况,是不是同自己想的一样写。
“母亲,您先别伤心,说清楚发生了什么,有了事情还有儿媳帮您盯着。”
郑氏抽抽搭搭半天,才吞吞吐吐不好意思地开了口,“娘真的是错信了恩哥儿和他媳妇儿,他们说他们会抵押了那些产业去赔偿定金,还说只要渡过了难关,咱们胡家的好日子都在后头呢,结果他们拿了房契地契就消失得无影无踪,我造了什么孽啊!”
董秀湘看着郑氏委屈的样子,还是心理感慨了一下自己这位傻白甜婆婆。
胡家的招牌欠了那么多的银子,不是卖些房子和地就有得补偿的。现在补了银子给那些人,日后布庄恢复了运转,手里的那些布料还能不能再加工售卖都是未知。
胡家的名声到底有多大影响,这其实都是个未知。
对于胡家来说,这是一场未知的战役,搞不好,胡家日后就什么都没有了。
在生意场上学习了这么久的胡仲恩不可能不知道这个道理,所以他并不愿意赌一下。
他宁可做个大不敬的逆子,拿走这些银钱。日后就算想要东山再起,起码他也有个本钱。
董秀湘也不知道这事儿是好是坏,反正这胡仲恩是个傻子也无疑了。
更让人寒心的是,两个人扔下了病重不起了胡先业,以及惊吓过度的郑氏,还有林氏养了好些年的春姐儿。
两夫妻只是带了些细软值钱货,以及儿子钦哥儿,就匆匆离开了湖广。
而一直站在门口听着里屋胡夫人嚎啕大哭的顾大夫,只能尴尬地挠挠耳朵,“真是的,我又没说老爷不能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