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色天光(2/2)
众人在金域并没有等多久。
很快,戎人送来的战马就到了金域,已经投降的金域太守打开城门迎接,骑在马
背上走在最前头的那个人摘下盔甲,没有理会走向这边的太守。他往上面一看,本是立在墙头没打算下去的沈绾面色一变,脚步慢慢后退,竟在千军万马下有些失措地奔下了城墙。
“不是说不来吗?怎么还是来了?”沈绩抱着臂站在城墙上,动作跟旁边的钟卿一模一样,都是百无聊赖地看着下面,也没有多少惊讶。
“肯定是想给绾绾一个惊喜呗,我偷看的那封信上可丝毫没提萧承衍。”钟卿哼了一声。
封桓但笑不语。
元毅两兄弟和何毕也在旁边,但是这种事就不是他们可以随便议论的了,也只能安安静静的在一旁看戏。
沈绾跑下去之后,却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般含情脉脉,太守看到她过来,便自觉地退到了一边,眼睛时不时飘过来。
他不知道两人之间的渊源,也不知道两人现下是想做什么。
沈绾快到萧承衍面前时,突然放慢了脚步,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他,眼中的神色也由惊喜转为气恼,终是忍不住质问他:
“韩行舟呢?”
马儿鸣了声响鼻,焦躁地倒腾两下前腿,衬得马上之人也有些焦躁。
萧承衍本是从看见她的那一刻起视线就没离开过,一直是带着浅浅的笑意的,只是现在面色有些挂不住了。
“你见着我第一句话,就是问他?”他压低了声音,似乎是为了不被后面的人听到,微微前倾了身子。
沈绾却不顾其他,皱着眉,一副公事公办不近人情的样子:“燕京到金域路途遥远,你现在不宜长途跋涉,我说过了这边交给我,到了锦都,最重要的时候,我会让你过来的,韩行舟本来答应地好好的,为什么现在人不在?”
她还要再说什么,却忽然声音一顿,眼前伸出一只手,干净的掌心纹路清晰,方才攥过缰绳,微微发红。
他在马上,似是邀请。
沈绾昂起头,不动声色,却看到萧承衍又抬了抬手,仿佛她不接受就不罢休一般。
沈绾看了一眼萧承衍身后的人,有一些大聿的将领,她眼熟得很,此时都看看天看看地,就是不看这里。
唯有一个人,眼睛直往这里瞟。
运送战马人员的名单,沈绾一早就有,前来的人除了萧承衍,是谁她都了熟于胸,那个人,她自然也是知道的。
正想着,沈绾的手已经覆了上去,还不等她问清楚状况,就被一股巨大的拉力拽到了马上。沈绾转了半圈,再睁眼的时候已经被萧承衍圈到了怀里。
“唉你?”沈绾下意识喊了半句,就听萧承衍在她耳边“嘘”了一声。
“你也不想她再纠缠于我吧?”他小声道,说完,看怀里的人不挣扎了,又调转马头,冲后面的几个人吩咐了几句。
“战马的交接就交给太守吧,本王还有事,接风洗尘的事青王会办,你们只要跟着进城就行了。”他冷眉说完,也不去看那人,转身就要离开。
“殿下!”年清抚急急喊了一声,要驾马上前,却听到一声御马扬鞭的破风声,紧接着吃了一嘴的灰尘,萧承衍和沈绾已经进了城门。
城门这边有些人还不知道马上的是谁,还以为沈绾是被人劫持了,引发了一阵骚乱,甚至有的人已经要拼死去拦截了。
还好有人高喊了一声:“是沥王殿下!”
喊出声来的还不是别人,正是投降大聿的金域太守,他曾是京官,有幸见过几次原太子。现今看到大聿未来的皇上被大齐原来的太子护在怀里共骑一马,顿时感觉耳边轰鸣音阵阵,眼前也有些发昏了。
城下的人面面相觑,脸色都不
太好,一边看年清抚的眼色一边道:“沥王和殿下这算什么,怎么也要安顿安顿我们才是……”
年博敖到底有功勋在身,即便犯错,不是造反的大罪,沈绾也没那么容易就将他根除,只是此后,他就是真的清居燕京颐养天年了。可是年氏在朝中照样有不可小觑的势力,此次护送战马,沈绾特意挑选了几人过来……
年清抚看着绝尘而去的背影,暗暗咬了咬牙,回头呵斥几个多嘴的人:“到了别人地盘上,管着点自己的嘴,这里不是燕京!”
“是!”
城下有人嫉恨眼红,城墙上有人扒着砖缝恨恨道:“众目睽睽之下,成何体统!”
钟小王爷的眼睛都要绿了。
马儿到了城内也没停下,金域如今是重镇要地,街上的百姓并不是很多,两人驰骋也没什么阻拦,沈绾只听到风声在耳边呼啸而过。
速度太快了,沈绾担心他的身体,便转头想要看看他,谁知道萧承衍仿佛已经察觉了一般,再次扬起马鞭,马儿吃痛,更加快速地向前疾驰了。
沈绾被颠地扭不过头去,只好注视着前方。
“你还觉得我身子不宜长途跋涉吗?”萧承衍高声喊了一句。
那声音到了沈绾耳边,已经和猎猎风声混杂在一起了,只是那快意的语气丝毫未消减,自从他醒来,沈绾总觉得他和以前大不一样。
到了河水的岸边,马儿慢了下来,沈绾终于能转过头去看他:“韩行舟呢?”
还是一样的问话。
萧承衍顿了一下,眼睛看向前边,轻声回道:“回京城了。”
“哪个京城?”
“锦都。”
四目相对,仿佛一瞬间都明白了对方所想。
沈绾低下头,从马上跳了下去,整了整衣襟,看向潋滟的水面:“为什么不能再等等?现在才到金域,后面还有很多的仗要打呢,你的身子——”
她转过身,刚要劝说萧承衍,却被他用手指轻轻封住了唇。
萧承衍弯起唇角,笑了笑:“别说我病得爬不起来,就是躺着到锦都,这一路,我都必须得走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