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5章 公非辅,乃摄也(十八)进军乌拉尔!(2/2)
“他娘的想跑?老子寸功未立,可不能让罗刹人跑了!”伊勒都齐气得抽出弯刀劈断一根冰柱,刀刃在月光下划出银弧:“传令各部,雪橇队先行,骑兵紧随其后。”他随手一指方向,“从鄂毕河支流绕道,避开罗刹人的斥候。”
伊勒都齐急急忙忙追出去,额尔德木图也不敢久呆,留下一千五百人分守三个堡垒,自己带着主力也赶紧追了出去……不过,他和伊勒都齐想到一块去了,追击还是分开追比较好,毕竟己方兵力大优,也不怕中什么伏击。
队伍行进到午夜,风雪突然加剧。伊勒都齐的毡袍结满冰甲,他从皮囊里掏出冻硬的马奶酒,用刀背敲下一块塞进嘴里。“当年长子西征,料想也不过如此了吧?”他对自己的副手笑道。
忽然,前方传来犬吠。二十余只西伯利亚雪橇犬拉着物资车从雪丘后转出,驭手是个满脸络腮胡的鞑靼人。“将军,前面有冰裂!”驭手用蒙古语喊道。
“鞑靼人”这个称呼,一开始就是蒙古人对西伯利亚和中亚地区突厥语系游牧民的泛称,后来俄国人乃至西方人都接受了这种称呼,还顺便把蒙古人自己也一并算了进去……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伊勒都齐策马向前,只见鄂毕河支流的冰面裂开一道丈许宽的缝隙。“架浮桥!”他下令。士兵们迅速从雪橇上卸下折迭式浮桥组件,将特制的冰锚钉入裂缝两侧。一刻钟后,浮桥搭成,队伍继续前进。不得不说,高务实给他们准备的家伙什真不错,颇有先见之明。
伊勒都齐心中感谢之余,肯定想不到高务实的真实用意——只要蒙古人依赖上了明军的火器和先进后勤装备,就好比是走惯了大路的人,再回去走小路可就难了。
这就意味着,蒙古人对大明的依赖只会越来越重,今后只能老老实实与大明融为一体,成为大明骑兵的培养皿,源源不断地提供优质骑兵。
当然,与大明一体对双方都是好事,都能取长补短,可不是大明压榨他们——如今这小冰河期可不是开玩笑,不跟大明混,三天饿九顿;跟着大明混,三天管九顿。傻子都知道该怎么选。
黎明时分,前方的硝烟已清晰可见。伊勒都齐站在雪丘上,用望远镜观察敌情。“额尔德木图这小子,定是想独吞战功。”他冷哼一声,暗地里嫉妒额尔德木图运气好,居然抢先找到了俄军,只好下令道,“传令各部,雪橇队散开,骑兵准备冲锋!”
万余骑兵在雪原上展开,白色毡袍与雪地融为一体。伊勒都齐抽出万历二式燧发骑枪——没错,七河部待遇没有顺义王部那么好,他们用的是明军淘汰下来的旧款——枪托上的“京华造”铭文在晨光中闪烁。
“为了蒙……朝廷!”他大喝一声,当先策马冲下雪丘。
托木斯克以西五十余里,是俄军东进时搭建的一处堡垒,当时是作为前进基地使用的,现在却成了后撤的必经之地。堡垒内,原本已经被委任为托木斯克俄军军政长官的加夫里拉伊万诺维奇躲在箭楼后,颤抖着点燃火绳。
硫磺味混着雪粒子钻进鼻腔,他的哥萨克卫队仅剩两百人,而明军密密麻麻的枪声仍在墙外轰鸣。忽然,一支铅弹穿透箭楼木板,擦过他的耳畔,在身后的桦树皮地图上留下焦黑弹孔。
“督军(воевода)阁下,明军的火枪能在风雪中击发!”一名哥萨克少尉滚到他身边,火绳枪的药池里积着薄冰。加夫里拉望着对岸如潮水般涌来的骑兵,他们的枪托上闪烁着青铜兽首——那是京华燧发枪特有的标记。
“装填!”加夫里拉咆哮着,用匕首撬开冻住的火药罐。他的火绳枪是从波兰立陶宛联邦进口的“齐格蒙特”式,枪管上通过后期加工刻上了东正教十字架(因为波兰信仰的是天主教)。但此刻,药池里的引火药在低温下结成颗粒,火绳也因潮湿变得难以点燃。
墙外传来明军的蒙古语呐喊:“放下武器,饶尔等不死!”加夫里拉听得懂部分简单的蒙古语,脸色自然好看不了。他透过箭孔望去,额尔德木图的亲卫营已冲到护城河前。骑兵们在冲锋中完成装填,三排齐射的火光映红了河面。
“他们怎么做到的?”哥萨克少尉惊问道。加夫里拉面沉如水,他听说过法国人发明了一种燧发火枪,但是因为激发率很成问题,所以正规军也没有大量装备。
然而眼前明军的燧发枪不知是改进了什么,竟然不受风雪影响,反观自己一方的火绳枪虽然在东欧已经算得上先进,却仍需要持续燃烧的火绳,在西伯利亚极寒的环境中几乎无法使用。
“突围!”加夫里拉抓起佩剑,快步冲下箭楼,刚要大喝一声,突然被斜刺里冒出的一柄刺刀抵住咽喉。他此刻才发现,归化骑兵早已下马攀上木质的城墙,翻进了堡垒内部,靠着人数优势控制住了局面,无数燧发枪前端的刺刀抵在几乎每个俄军胸前。
“放下武器,饶你不死。”阿密达喝道,枪托上的青铜狼首映出加夫里拉扭曲的面容,“听得懂吗?”
“我是沙皇陛下的军官……”加夫里拉语调奇怪的蒙古语话音未落,阿密达的枪托已经砸在他头上。鲜血顺着额角流下,混着冰雪凝结成红色冰晶。
“带走!”阿密达将俘虏交给部下,转身望向城下。
——
感谢书友“初次登录”的打赏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链子想旅行”的8张月票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云覆月雨”、“TC87”、“元舟”、“书友20190427223157510”、“向日葵_AC”、“doni”、“我是廖振新”的月票支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