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魔眼小神医 > 第二百六十一章

第二百六十一章(1/2)

目录

走向一群小客人的乐韵,收获了娃娃们一连串的吉利话,笑着带娃娃队去北楼堂屋喝茶吃糖果。

乐爸周秋凤听到喧哗声,也知又来了伢崽,赶忙从后院跑至堂屋招待。

周村长踱来堂屋张望,看到差点坐满三桌的伢崽,又一次瞠目结舌。

小伢崽们坐了一小会儿,也跑去村道上,自己组队收集雪。

周村长逮着小乐乐,问:“这一拨伢崽的口音跟我们乡也略有点不同,哪来的?”

“他们是与我们乡接边,属于神农山区大小湖那边管理的几个村的娃。”乐韵笑得春风万里:“满爷爷莫慌,这一批来客应该是最后一批了。”

周村长眼神儿溜溜地从小伢崽脸上溜过,实在舍不得数落自己看着长大的金疙瘩,背着手去后院。

他刚走到后院,看到乐清在叹气,立马吹胡子瞪眼:“大正月初一的,你叹啥气?乐乐什么都给安排好了,你就跑跑腿,你说你还愁眉苦脸的长叹短吁个啥?给我精神点!”

被长辈逮到的乐爸,嗖地挺直腰杆,一脸严肃:“满叔,我没叹气啊,我是在做深呼吸,给自己增加点力气。”

“行了,别啰里啰嗦的,干你的活。”周村长迈着八字步儿,悠悠地踱步。

乐爸默默地缩缩脖子,满叔自己心里慌,还假装镇定!

不是他瞎说,他是从满叔的步伐看出来的,满叔心不慌不急时走路有力,每一步的远度差不多。

现在瞅瞅他老人家,他走路一步远一步近,都快走出内八字了,脚步虚浮,像是在打飘。

这样子,明显就是心虚!

满叔是长辈,他也只能看破不说破,乐爸没吱声揭满叔的短,默声不响地转身,去干自己的活。

村道上的劳动工场新增加一拨小孩,乐韵又去拍了几张照,再继续回到之前的小组堆雪人。

她速度快,用点真气把雪拢成团,弄得很结实,做出轮廊再修整,最后再用稻草、玉米叶、玉米杆、树叶、放烟花留下的碎纸做点缀。

堆好一个雪人,让伢崽队伍分别与雪人合照,再拍全家福。

给一支组堆好雪人拍了照,再去带另支娃娃队小组堆雪人。

已经堆好雪人的小组,伢崽们把铲雪的工具匀给最后来的那些娃娃队,他们没回乐家烤火,跑去看别的小组堆雪人或收集雪,有时也帮点小忙。

蓝三黑九黎先生把该上蒸笼的菜上锅蒸,再去村道上找小姑娘,问了具体有多少桌,再去添炭火。

小萝莉为一组又一组的娃娃队堆雪人,拍照,完成堆雪人大业的小队也越来越多。

有些小伢崽玩尽兴了,或感觉乏了,跑回乐家坐着烤火。

周天明周天星也跟着由室外转回室内当护工,陪伴小孩,哪个小伢崽要上厕所,他们带人去卫生间,哪个小伢崽想喝水,他们帮倒水。

二百多个小伢崽,分成了二十几个小组,先来的小组相继堆出漂亮的雪人。

乐善帮最后来的几支小队搬运雪,赶在姐姐来帮堆雪人前收集足材料。

在时间的长针指向十二点时,乐韵也成功为最后来的一拨伢崽们堆好雪人,再为他们拍照。

让小伢崽们回乐家坐席时,她再为村道上的雪人拍集体照,或单拍照,记录下每个雪人的优美身姿。

拍了照,再追上娃娃队。

伢崽们以先来后到的顺序坐,先进屋烤火的坐了乐家北楼的堂屋、伙房和二楼的席。

后来的伢崽队伍因为后一步堆雪人,他们大多也落在后头一点,基本坐乐家南楼,从一楼开始依次往上。

来得最晚的一拨伢崽,登南楼的三楼坐席。

乐韵先去南楼巡查,让小伢崽们十人一桌,有三桌坐了十一人。

巡查完南楼,再巡查北楼。

南楼三楼的客厅坐满,厨房的两桌空置,二楼客厅、厨房、一楼客厅与厨房都满座。

北楼一楼堂屋、伙房,二楼和伙房也桌桌坐满。

南楼北楼加起来统共二十九桌,共有八桌有十一人。

十一人的八桌,几乎是哥哥姐姐带着弟弟妹妹,要么就是同族兄弟姐妹或表亲,大的七八岁或八九岁,有几个是才两三岁的细伢崽,需要大孩子们照顾,自然要跟哥哥姐姐们坐。

俗话说同行不拆伴,乐韵也尊重他们的喜好,让他们保持十一人一桌的原样不动。

巡视过每个席区,嘱咐了伢崽们乖乖烤火,乐韵也迅速跑去后院,系上围裙,开蒸笼取竹筒鸡改刀。

蚁老岩老和黎先生也帮忙当切菜工,乐爸周秋凤则打开火装壶,去席间摆放锅,蓝三黑九用桶打米饭搬去席间,先帮伢崽们盛饭。

周村长帮拿饭,打饭,递给每个小伢崽,并告诉他们先等一等,他们的乐姐姐正在厨房弄好吃的,菜一会儿就上来。

小伢崽们很乖,把米饭放在炭火盆的架子上。

锅和碗筷也早早搬到各个区,乐爸将锅放炭火盆支架上,周秋凤往锅里注热水,放蒸架。

他俩为每个区放好锅,再去后院提米饭,帮小伢崽们先盛饭。

周天明周天星负责照片北楼一楼和二楼的孩子,乐善带着李家小哥哥照顾南楼的所有小孩。

乐韵手快,从把竹筒鸡从竹筒里取出来再到切块后装盘,一般在一分半钟来完成。

再加上三个帮手,几十只竹筒鸡很快就化整为块。

改刀后的竹筒鸡,再淋上一勺热腾腾的特制料汁,即可上桌。

小萝莉再用碗勺大锅炒好的酸辣猪肝猪心。

猪肝以前很受欢迎,近年来因为某些专家说啥啥吃了会咋咋样,它的地位也直线下降。

因为猪肝在很多地方的发音跟“利钱”相似,喻意好,所以农村逢宴必不能少它。

蚁老岩老黎先生又化身端菜工,往各席送菜,最先上桌的第一道菜就是竹筒鸡和猪下水。

当后厨上菜,负责看护小伢崽的周天明周天星再去提来装筷子的篮子,给小朋友们发放筷子。

小朋友们拿了筷子,正式吃饭。

小孩子们心思活跃,且单纯,就连美味的竹筒鸡也堵不住人的嘴,很多伢崽边吃边叭叭,格外热闹。

小伢崽们开席,周天明周天星再拿去提茶水,为每桌的小朋友们倒杯温水,每桌放一包抽纸,哪个小朋友用手抓了肉,可以拿纸擦油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