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2章 “上市还是合并?朱培们的抉择。”(2/2)
如果一旦大规模投入而导致亏损,那扬子汽车就要面临这种情况,十年之前的扬子汽车之于尉来汽车无比重要;十年之后,只不过是其中一个不大不小的业务板块而已。
对于尉来汽车,扬子汽车皮卡业务补足了汽车产业上的一个板块,但也仅此而已,老板这一次的大型改革,很明显是奔着新的模式而去。
而对于扬子汽车来说,失去了尉来集团这个大靠山的话,命运会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转型加大投入,意味着公司有突破的机会,但同时风险也很大;不转型就维持现在的情况,在现有业务上深挖,保四争三,这种情况不知道能够维持住几年,但是风险却很小。”
“各位,都说说看,我们应该怎么办吧。”
把在总公司的见闻以及自己的分析道出之后,朱培把扬子汽车的未来拿到高管会议上,大家坦诚交流。
“上市是一个不错的主意,上市之后可以募集到更多的资金,再由母公司提供一些技术支持的话,那我们在有了充足资金的情况下就可以搞电动化的研发了。”
搞电动化肯定是要搞的,做企业不能只看眼前,除非他们是真的想摆烂,哪怕真的是亏了都得试一下的。
但问题是扬子汽车这些年日子确实是过得不错,但好日子也就过了那么几年,有积累但并不多,平常做做一些小投资,搞搞小业务的还行。
涉及到这种动辄十数亿,甚至几十亿元的长期投入,凭借着他们每年卖5万辆皮卡的利润显然是不足以支撑起来了。
在新能源方面的投入可不是说说那么简单的,看看尉来的财务报表就知道了,那每年的投入都是一个海量数字,在没有形成规模化市场的情况下,盈利也主要是来自于补贴以及今年实行的双积分政策。
卖车实际上还真赚不了几个钱。
小而美有小而美的好处,但体量过小也确实限制了一些发展的机遇,魅族被檀锦程收购就是由于过度的追求小而美,甚至有些偏执了。
在檀锦程的思维模式里,小而美重点不是小,而是美,把美做到极致了,那么小就可能随时转型为大,不然的话橙子当初也不会上马垂直电商业务了。
扬子汽车现在面临的情况就是美则美矣,但是过于的小了,凭借自身的实力想有所转变非常的困难,哪怕是在主营业务上都是如此。
而独立上市,谋求更多的资金介入,显然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式。
“这个确实不失为一种好办法,募集更多的资金来丰富我们的主营业务,甚至于我们还能够收购其他一些企业,做到业务的多元化。”
朱培点了点头,上市确实是他计划当中的一环,且上市无论是对于滁州还是他们这些个人来说都是有着极大好处的。
虽说现在的上市企业满天飞,上市已经不是衡量地方ZF政绩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了,但市里,区里多出一家上市企业肯定是有好处的。
另外对于他们这些管理层来说同样是好处巨大,上市了肯定要搞员工持股吧,那么他们这些管理层肯定是最先受益的,身家会以数十倍的方式暴增。
但是也不能只看上市的好处,不看弊端啊。
首先是一旦启动IPO计划,那就意味着哪怕是什么都不干,都得掏出个几千万出去,失败了都得扔进去,而扬子汽车业务的单一化,分拆上市能不能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主营业务做不到全国前三,还没有除了投资收益之外的其他业务,冲击上市很可能会失败。
另外便是上市之后股权的分散,先不说老板还有母公司乐意不乐意,就是他们在今年执行起经营策略上来说都没有现在这么的自由了。
朱培很清楚,他不是大老板,没有大老板那样的机缘,扬子汽车也没有母公司那样的市场预期。
说白了人家愿意投母公司,无非是看中了老板的实力还有在新能源赛道上的预期,这一点从今年含金量十足的销量明细当中就能看出来。
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从去年的12.08%,提升到今年的24.15%,继续维持着全球销量第一的名头,就已经证明母公司转型的成功。
全球范围内能够做到这样的占比的,仅仅只有尉来跟BYD,20万的新能源销量更是完成得轻轻松松。
诚然现在的燃油车对于母公司很重要,老板也在积极提升燃油车的销量,但朱培十分清楚,这只是为了应对当前复杂的局势而已。
尉来的前途是在新能源,这是公司自始至终的策略,或许用不了几年,哪怕是悦驰燃油车系列销量持续下滑,可能老板都没那么在意了。
资本看好尉来的新能源市场,不代表能够看好子公司扬子汽车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上市好处显而易见,但是弊端也说,这个我就不说了,大家都知道。”
“但是我们的上市肯定没有想象当中的那么容易,说白了我们做到再好,撑死了也就到老二的位置,如果说有什么预期的话,那大概也就是政策的彻底松绑了。”
超越长城皮卡业务?朱培包括檀锦程心里都有数的,吹吹牛逼行,但别骗自己。
长城在这方面的优势太大了,就像是他们玩不好新能源一样,其他企业在皮卡上想玩过他们不要太难。
再说了,他们上市是为了募集资金投入到新能源皮卡车的研发当中,现在的资本家们可没有从前那么好骗了。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要看大老板的态度,这才是最为关键的。
朱培在甬城的这段时间,也曾经在汇报工作之际对大老板有过一些试探,对于扬子汽车的上市,大老板态度上模棱两可,这可不是大老板的性格。
按照他了解的大老板,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
结合之前老板在接受媒体专访之时表露出对于悦驰分拆独立之后的一些信息,朱培觉得老板对于上市的态度有了明显的转变。
甬城。
“对于上市的态度来说,我确实是有了不小的变化。”
闪驰大厦的顶层,檀大老板在跟王风英以及张永等人闲聊起关于朱培上次汇报工作之时的试探,明确的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通过跟长城之间的一些默契,双方先后公布销量,形成一个比较,成功的淡化了王风英加盟尉来对两家公司的影响。
两家销量差距还不到两万辆,对比就对比,控制好言论对长城没太大的影响,而处于转型期的尉来,也不想因为王风英的加盟而引发的舆论跟长城彻底的闹翻。
生意场上,没必要把竞争对手搞成死对手,长城那边的态度也差不多是这样,双方刻意淡化就不会给其他竞争对手更多的机会。
“老板的意思是你现在不怎么看重上市了吧?”
来甬城的几个月,适应能力很强的王风英算是正式融入到尉来的团队里了,跟其他高管一样,在对于檀锦程的称呼上有了明显的改变。
熟悉檀锦程的高管们都知道,相对于檀总这样较为正式的称呼,他更喜欢下属喊他老板。
“差不多吧,有些公司上市了其实不见得是好事。”
手握多家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对于公司上市的态度上来说,他确实有了不小的改变,那就是从之前积极寻求上市变成了现在无所谓的态度。
说白了就是现在不是他求着资本来帮助他了,而是资本想要搭上他这趟顺风车了。
地位上的改变肯定是会影响对于某些事务态度的,跟朱培们想象的不同,他对于扬子汽车还是比较看重的,另外也是有感情的。
哪怕是因为加大新能源方面的投入而导致亏损,他也不可能卖掉扬子汽车的。
不过跟尉来一样,扬子汽车想要更健康的走下去,转型同样也是必须的,具体该如何转型这事儿他肯定是懒得直接指导的,就看朱培如何选择了。
这也是他态度上模棱两可的原因,上市也不是不行,但不能碰到什么事儿都去上市,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
檀锦程不知道的是,远在滁州的朱培们也在讨论这个问题。
在大家对于上市与否还在争论不休之时,一向埋头技术的扬子汽车技术总监杨志杰却有着不同的看法。
“我倒是有个除了上市之外的主意,就是不知道老朱你能不能乐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