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杨家将之珍珠衫 > 初见

初见(1/2)

目录

早春二月,在江南早已是杏蕊吐芳的时候了,但是黄河两岸依旧寒气难当。自赵光义赐六郎祖母绿后的第三日起,突然就变了天,白毛风裹着雪粒,雪片,时而如骤沙狂奔,时而如骤沙狂奔,铺天盖地的降落下来。从护驾到诱捕刺客,在这一个月里,六郎只是忙得昏天黑地,起居都不分时辰;再加上为了郡主的事情,六郎一直心绪不宁,又不慎冒了风寒,只觉得头昏身热。但他偏偏又是个争强好胜的人,虽然身上高热不退,但是操练行伍,巡逻站哨竟是咬着牙一刻也没有落下。好在大家都是灰头土脸的,众人也一时没有发现。

好容易熬到第六天,天光放晴,宋主赵光义下旨全体军士宽松休息三日,六郎才得和其他兄长们一起回府。自从归顺以来,杨家兄弟一直没有空闲,正好趁着这个机会,兄弟几人商量了一下,索性弃马辍轿,干脆步行入城,好好逛逛这名闻天下的东京汴梁。六郎原本不想随行,但是又怕扰了大家的兴致,只好勉强陪同。不同与死气沉沉的太原城,汴梁城内果然十分热闹,兄弟几人顺着小御街一直走到宣武门西大廊庙转了一会儿,一街两行书画、玉器、碑帖、烟料、料器、磁器、花木、旧书、唱本书的……应有尽有。

杨家兄弟都是连着许多日子在校场厮杀操练,乍入这熙攘往来纷繁热闹的市井场地,比起虎帐筹兵的肃杀严威、军书旁午的焦累,真有天悬地隔之感,浑身绷得紧紧的神经一下子松驰下来。这个摊子上瞧瞧,那个摊子转转,甚至卖眼药的、跌打药、百补增力丸诸类的也凑热闹到跟前听个兴致盎然。兄弟几个走一处转一处的随意说话消遣时辰,不同与其他儿郎只是看看热闹,路过一个名叫云林斋古玩店时,四郎看中了一串伽楠香念珠,于是悄悄的买了下来,准备回去送给四娘。

不知不觉间的一众六人已转悠到场东北角。比起西、南、东三面栉比鳞次环绕的馆肆店堂,西边的一座独立的一进几出的酒楼鹤立鸡群似的和南边一大片繁华嘈乱默默对峙。隐隐灯影之下,绰约看见黯黑的匾额上“绛霓堂”三个大字。也许因这酒楼带着一般雍容之气,正好兄弟几人逛了这半日也觉得饿了,于是几个人穿过热闹嘈杂的前店大街,拾级登楼,进得楼后,迎门便是一座八宝琉璃屏风,绕过屏风,却是一座加亭空中游廊,窗上糊的都是碧绿色如云的蝉翼纱,廊中都铺满了猩红地毡,汤裱铺糊的米黄壁纸,每隔不远就悬一盏小巧玲珑的宫灯……到了这里,处处都有一种身处仙境,隔绝尘圜之感。

“乖乖,想不到这个绛萼堂后头还有这般的景致,我们兄弟六人不知道今天带的银两够不够这里一顿饭的。”五郎伸了舌头扮鬼脸儿笑道。六人正有些眼迷神怅时,只见一个紫衣伙计早迎了出来,满脸堆下笑来,顺身儿一个呵腰儿:“几个军爷好像面生的很呀,是不是第一次来?第一次来也不要紧,俗话说一回生二回熟,不是我夸口,我们这个绛霓堂做的大部分都是熟人生意呢。”伙计一边说,一边带路:“几位军爷这边走,您几位就座临街处的这个大间如何?既可闻暮鼓晨钟,又可观玩胜景,您几位认为如何?”

三郎听得扑哧一笑,轻轻地敲了伙计的脑门一下,说:“你是伙计还是状元,文绉绉的说什么官话?”伙计不好意思的摸了摸头,笑着说:“来的客人多是京中的达官贵人,听了多了,小的自然也会说上几句了。这边请。。。”伙计说着,推开了一个半掩的门,门内一色的红毡铺地,四角挂着盏粉色宫灯,室内映得一片柔润晶莹,不刺眼也看得清。兄弟几人尚未落坐,忽然听得窗外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三郎一时好奇,打开窗外看时,发现一队禁军纵马向城南而去。

“皇上都下令休整三日,这些禁军也不知道忙什么?”三郎关上窗户,嘟囔着说。“干什么?抓人呗!几位军爷不知道呀,杜家出事儿了!”伙计头也不抬的整理桌椅,随口答道。

“杜家,那个杜家?”听说京城中有人犯了事,居然要禁军亲自出马,兄弟几人立刻明白一定是出了大事,忙回过神问道。“京中还有那个杜家,就是杜国宪杜将军呗!”伙计一看杨家兄弟都目不转睛的看着自己,一下子来了兴致,故作神秘的卖弄着说:“我听说啊,杜国宪通敌卖国,前几天被杀了。现在皇上已经下旨追捕他在军中当差的两个儿子。刚才这一队御林军向南而去,十有八九就是杜家抓杜家夫人和他女儿的。”

杜国宪本是孟州守备,肩负向三关运兵运粮草的重任。如果真的杜国宪通敌,那么一个月之后的北伐就很有可能就会被辽国人断了粮草,这绝不是小事。兄弟六人一下子被这个消息震惊了,一时竟人人僵坐如偶!“几位军爷,您请坐呀,都是小的多嘴,扰了您几位的兴致。”紫衣伙计一看几人的脸色,心中有点怪自己多事,忙不迭的赔礼道。

“杜家通敌,我们兄弟几个在军中都不知道,你一个跑堂的怎么知道的哪样清楚?”四郎看了一眼伙计,随手拉过了一把椅子,一边坐下,一边发问。“刚才小的也说了,来我们绛霓堂的非富即贵,就在您几位爷来之前,有几个宫中的公公,大概是去传什么旨回来,在我们这里吃酒席间说的。”伙计早就盯眼瞧着,看着四郎端起了茶杯,忙一边上前斟茶一边陪着笑脸说道。

“杜家的事情和我们有什么关系?既是他通敌叛国,自有大理寺的人去勘查审讯,我们操什么心呀!”五郎不太自然地摸了一下头盔上的红缨子,抿嘴儿一笑,随口问道:“哦,看来你是知道不少坊间和宫闱秘闻呀,还知道什么,说来听听。”“您想听呀,我还真知道一个。您还不知道吧?”伙计压低了嗓子,诡秘地扮鬼脸儿笑道:“我还听说皇上要招驸马了,新驸马爷十有八九就是刚刚归降的杨家六郎。”

话未说完,正啜茶的四郎“卟”地一口,满口茶呛了出来,连咳嗽带问:“你说什么?再说一遍?谁要当驸马?”“杨家六郎啊。”紫衣伙计一点也没有发现六郎现在已经变了脸色,只觉得众人目不转睛的盯着自己,而自己严然成了中心人物,于是脸上放着光,连比划带说白竟是将六郎如何在五台山硬拼头陀,如何在火场金殿二次救重阳,说的竟是八九不离十。至那紧要节扣处还要添枝加叶润色形容,加着逗闷子留悬念,竟象鼓儿先生茶馆说书。六郎本就是个不爱张扬的人,加上不愿多提郡主和重阳,虽然返京后也有哥哥们好奇的问他护驾的事情,他也总是一两句话搪塞过去了事,众人见他不愿多说,心想或许涉及皇家机密,也就不便多问。没有想到今天却让这个跑堂的伙计连说带夸夹着奉迎马屁,眉飞色舞,竹筒倒豆子一般说了出来。

说完后,紫衣伙计还感叹道:“要说这人和人的命就是不一样,当了万岁爷的乘龙快婿,那功名前程还不是如花似锦,更何况人人都说重阳公主貌美如仙,对了,几位军爷想吃些什么?要听个什么小曲吗?我们这里新来了一个黄姑娘,那可真是怎么说的,对了,歌能裂石,舞似天魔呀。”

“我们也算是认识杨家六郎,怎么从未听他说过?”四郎笑着看了六郎一眼,故意问道。

“可不是嘛!这个杨六郎太不地道了,这么好的事儿,居然口风紧的滴水不漏。”

“难道怕我们去抢了他驸马的位置?”

三郎和五郎看着六郎脸上红一阵白一阵,满面的局促不安,故意随声附到。

紫衣伙计却像善解人意一般,劝慰道:“几位军爷别往心里去,毕竟皇上还没有下旨嘛,您几位若是和杨六郎不熟知,他自然不会实言相告了。对了您几位要吃些什么?”

“我们和杨六郎不熟?”五郎强忍住笑,还要说什么,却被大郎摆手制止了,说道:“小二,我们兄弟也饿了,你们有什么招牌菜不羁什么上来几个就行了,另外再收拾一个食盒,有刚出炉的新鲜三鲜莲花酥,马蹄酥,枣泥点子,给我装上一盒。”

“好的。本店的菜那叫一个鲜香味美,保您几位食欲大动,馋涎欲滴。对了,您要听曲子吗?要不要我去请黄姑娘?”

大郎以为黄姑娘是一般的歌妓,忙道:“别,我们兄弟不用这个,说说话儿就行了。对了,再上一坛子三河老醪。”

紫衣伙计忙赔笑说:“几位军爷,黄姑娘并非青楼人,也不是我们绛萼堂买下的,她可是是个大才女,能自己编个曲儿词儿的,如果不是家道中落,又急着筹钱回老家,就绝对不会到此卖唱的。几位爷吃酒聊天,让她来唱个曲儿助兴也不过分。”小三儿见大郎不再拦阻,高唱一声,“给二楼的几位爷上酒喽!”忙不迭便下楼去了。

小二前脚刚刚出门,除了大郎外,兄弟几人便七嘴八舌的围着六郎追问道:“老六,这个公主是怎么回事儿?护了一次驾,到让公主看上你了,你这个小子福气不浅。”

“对了,上次我还记得有个姑娘找你,你还没有老实说那个姑娘是谁。这次你得一并交代清楚了。”

二郎也在一帮打趣到:“怪不得皇上赐给了我们家那么大的一座宅子,原来我们家要有一个驸马爷了。”

这几日,六郎外面儿咬着牙强装没事儿,内心里已是熬煎得头晕脑胀,脑袋里塞了一团烂絮般,连自己都不知想些甚么了。无奈间,只得求助似的看着大郎说:“哥哥们就不要拿我开心了,什么公主,驸马,那都是没有影的事情。宫帷之中的流言蜚语,岂能相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