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自研药品被抓,我果断改行搞科研 > 第295章 完全颠覆了认知

第295章 完全颠覆了认知(2/2)

目录

这时,坐在前排的一位资深教授微微点头,开口道:“年轻人,勇气可嘉。不过,医学研究不是儿戏,最终还是要看成果能否经得起临床验证。你这方案,打算如何开展临床试验呢?”

小凌眼中闪过一丝紧张,但很快镇定下来:“教授,我计划先在动物身上进行初步实验,观察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虽然我缺乏资源,但我联系了一些动物救助站,他们愿意为我提供实验对象。同时,我也向几位兽医请教过,学习如何正确操作实验流程。等动物实验取得理想结果,我再申请在人体上进行临床试验,严格按照规范流程,招募志愿者,设置对照组,收集数据,确保结果真实可靠。”

就在大家陷入沉思时,会议室的门突然被推开,一位年轻的女医生匆匆走进来,在程老耳边低语了几句。程老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他清了清嗓子,说道:“各位,刚刚收到消息,咱们医院新接收了一位重症患者,所患病症恰好与小凌研究的课题相关,情况危急,常规治疗手段效果甚微。我提议,不如就让小凌试试他的方案,死马当作活马医,说不定能创造奇迹。”

此言一出,全场再度沸腾。有人激动地表示赞同,认为这是验证小凌方案的绝佳机会;也有人强烈反对,觉得拿患者的生命冒险太过草率。小凌站在原地,内心纠结万分,一方面渴望证明自己,另一方面又深知责任重大,稍有不慎,便可能断送一条生命。

最终,在程老的极力劝说下,院方还是决定让小凌尝试。小凌在众人的注视下,脚步沉重地走向病房。一路上,他不断在脑海中回顾研究方案的每一个细节,汗水浸湿了后背。

来到病房,看着病床上虚弱的患者,小凌深吸一口气,调整好状态,开始与医疗团队沟通治疗步骤。按照方案,他先为患者注射了经过改良的药物,随后密切观察各项生命体征。每一次数据的波动,都像一把重锤,敲击着小凌的心。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患者的情况并未立刻好转,小凌的心悬到了嗓子眼。但他没有放弃,仔细分析各项指标,对后续治疗进行微调。到了第二天凌晨,患者的体温终于开始下降,炎症指标也有所缓和。小凌守在床边,双眼布满血丝,却一刻也不敢松懈。

随着治疗的推进,患者的病情逐渐稳定,各项身体机能开始恢复。一周后,患者竟能坐起身来,与医护人员正常交流。病房外,程老满脸欣慰,拍了拍小凌的肩膀:“小子,好样的!这下,没人能质疑你的成果了。”

众人听了程老的话,心中的怀疑渐渐减少,但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好奇。这个叫小凌的清洁工,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他为何会对医药研究产生如此浓厚的兴趣,又在这短短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取得了如此巨大的突破?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的时候,会议室的门突然被推开了。一个年轻的身影走了进来,正是凌轩。他穿着一身朴素的清洁工制服,头发有些凌乱,脸上带着几分紧张和羞涩。

“小凌,你来啦。”程老微笑着招呼道,眼神中满是欣赏和鼓励。

凌轩点了点头,局促地站在门口,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他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会站在这样一群国内顶尖的专家教授面前,而且还是因为自己在医药研究上的成果。

“大家好,我叫凌轩,是华新的一名清洁工。”凌轩鼓起勇气,向众人打了个招呼。他的声音有些颤抖,但却充满了真诚。

众人的目光都落在了凌轩的身上,眼神中带着审视和好奇。他们无法将眼前这个略显稚嫩的年轻人,与那份震惊了整个科研界的研究报告联系起来。

“小凌啊,你给大家讲讲,你是怎么想到这个研究方案的?”程老温和地问道。

凌轩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然后开始讲述自己的研究思路。他的声音渐渐变得平稳,眼神中闪烁着光芒。在讲述的过程中,他不时地用手比划着,试图让大家更好地理解他的想法。

众人静静地听着,脸上的表情逐渐从怀疑变成了惊讶,最后变成了钦佩。凌轩的讲解深入浅出,逻辑清晰,让人不得不佩服他对问题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真是后生可畏啊!”一位老教授忍不住赞叹道。“小凌,你这个方案一旦成功实施,将会给无数患者带来福音。你可真是我们医药界的一颗新星!”

凌轩听了老教授的话,脸一下子红了,连忙说道:“教授您过奖了,我只是做了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其实我能取得这些成果,也要感谢程老和华新的各位前辈们。是他们给了我机会,让我能够接触到这些先进的研究设备和资料。”

凌轩的声音诚恳而真挚,他心里清楚,没有程老当初力排众议,将他这个刚毕业的博士生纳入研究团队,没有华新集团雄厚的资金支持和完备的科研设施,他根本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取得这样的进展。

程老微笑着点了点头,眼中满是欣慰。“小凌,谦虚是好事,但你也要对自己的能力有足够信心。你的努力和才华我们都看在眼里,这个方案能有今天的雏形,你功不可没。”

程老的声音不高,却透着一股让人安心的力量。在凌轩刚加入团队时,他就发现了这个年轻人身上的潜力,那种对科研纯粹的热爱,以及面对难题时不屈不挠的韧劲,都让他想起了年轻时的自己。在这几年里,他没少给凌轩开小灶,从实验技巧到研究方向的把控,倾囊相授。如今看到凌轩能在众人面前如此出色地展示成果,他比自己获得了什么大奖还要高兴。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这掌声是对凌轩的认可,也是对整个科研团队努力的肯定。凌轩站在那里,感受着掌声带来的热度,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

这是他梦寐以求的时刻,得到行业顶尖人士的认可,意味着他离自己的梦想又近了一步。但同时,他也清楚,这只是一个开始,前方还有漫长而艰难的路要走。

会议结束后,凌轩回到自己的办公室。这是一间狭小的屋子,堆满了各种书籍和资料,角落里还摆放着一些实验设备。

他走到窗前,拉开窗帘,阳光一下子洒了进来,照亮了屋内的每一个角落。凌轩眯起眼睛,望着窗外那片湛蓝的天空,思绪飘回了几年前。

那时候,他还只是一个普通的医学生,在拥挤的图书馆里一坐就是一整天,啃着那些厚厚的医学教材。他记得自己第一次接触到心血管疾病的研究领域时,那种震撼和想要深入探索的冲动。他看到了太多患者因为疾病失去了健康、失去了生活的希望,那一刻,他就下定决心,要在这个领域做出一番成绩,哪怕只是能拯救一个生命也好。

程老笑着摆了摆手:“小凌,你不用谦虚。这都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从今天起,你就正式加入我们的科研团队吧。我相信,在你的帮助下,我们一定能够更快地攻克这个难题。”

凌轩激动得眼眶都红了,他用力地点了点头:“谢谢程老,谢谢大家!我一定会努力的,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