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最强藩王造反,老朱喜当太上皇! > 第260章 视察国子监!

第260章 视察国子监!(1/2)

目录

朱权怀抱着尚在襁褓中的小宝宝,脸上洋溢着得意的笑容。

他看着怀中粉雕玉琢的孩子,骄傲的说道:“哈哈,真没想到,朕略施小计,想出让儿子出马这一招,就把父皇的心意给改变了。朕这脑子,当真是聪慧过人,想出如此绝妙的法子。”

朱权一边说着,一边轻轻晃着怀中的孩子,眼中满是自豪。

闻言,张玥不禁轻笑一声,眼神中带着娇嗔,轻声说道:“陛下,孩子才多大啊,您就让他出面,幸亏他聪明伶俐……”

张玥的声音温柔婉转,带着浓浓的爱意。

朱权听了张玥的话,微微一怔,随即大笑起来,脸上的得意更甚:“你说得有几分道理,但这是朕的种,他聪明那也是遗传朕的。”

朱元璋在对待各地藩王的态度上,终于出现了转变。

以朱元璋的意思,若是突然下令调动各地藩王,定然会引起骚乱,所以倒不如让各地藩王进京,朱权逐一说服他们。

对于这样的结果,朱权摆摆手,表示毫无难度。

下午无事,朱权便去了国子监。

国子监主要由解缙负责,解缙这个家伙吧,虽然学富五车,通晓大义,但是就是不能让他做官,不能让他治理地方。

他只要当官,一定会搞出一些幺蛾子。

善于治学者,不善于治世。

朱权忽然要去国子监,众人都有些惊讶,但还是跟着朱权一同前往。

走在路上,解缙一边引领着朱权往内走去,一边说道:“陛下,自您提出增设新学科的旨意后,国子监上下无不全力以赴,日夜筹备。”

朱权微微颔首,目光深邃,文化不能再局限于八股文这一隅之地,八股文对统治百姓有用,但是对于科技发展毫无用处,甚至是极大的阻碍。

社会要发展,大明要进步。

必须从思想、文化、科技等诸多领域有所突破,让大明学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解缙恭敬地说道:“如今,国子监已规划好了各个新学科的课程。数学教授算术、几何;天文则研究星象、历法;工理学科会涉及器械制造、建筑营造,除此之外还有农学、医理、杂学等。”

朱权听着解缙的介绍,脸上露出一丝欣慰之色,但随即又问道:“朕问你,如何招募合适的老师?”

解缙连忙回道:“陛下,臣派人前往各地,寻找那些学识渊博之人。如今一共有四百多名老师,不乏有精于数算,历法的工匠、技师,甚至还有十几个道人和僧人,平时研究占卜和炼丹。”

朱权点了点头,思索片刻后问道:“那八股文呢?如今八股文的教学有何改变?”

解缙回道:“陛下,以后科举考试,不再局限于四书五经的刻板阐释。鼓励学子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论述,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个就叫做……”

见状,朱权直接说道:“就叫做议论文吧!”

“是,陛下!”

“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解缙一愣,迟疑道:“如今推行时间尚缓,许多学子认为,这些这些新学科都是旁门左道,学了也没什么用,还影响他们以后的发展。”

朱权闻言,眼神一凛,冷哼一声道:“迂腐之见!”

朱权饶有兴致地打量着四周,他清晰地感觉到,这短短两年时间,国子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整个学府面积扩充了一倍还多,新增的大多是工学、理学方面的教堂,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处处都洋溢着蓬勃的生机。

这里不再仅仅是勋贵子弟的专属求学之地。

同时广纳天下英才,来自五湖四海的学子汇聚于此,他们在各地皆有名声,是经过各地官府选拔后,才进入了这国子监。

此时正值午后,朱权不经意间瞥向一旁的树荫下,只见几个年轻的士子正围坐在一起,神情激昂,激烈地辩论着知识。

讨论到激烈的时候,几个人面红耳赤,差点吵起来。

朱权稍微听了几句,大多是关于新政的内容。

风声雨声读书时,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倒是挺好。

朱权一行人经过这里,总是能引起很多人的关注,他们好奇的打量着朱权。

不过也有人露出惊愕之色,仔细端详了朱权的容貌,又瞧了瞧一旁神色恭敬的解缙,顿时明白过来眼前便是当今圣上。

这些人急忙过来行礼,不过还未等他们跪下,朱权便摆摆手,让他们起身。

很显然,朱权不想暴露身份。

逛了一会儿,朱权转头看向解缙,开口问道:“这国子监中工学在什么位置?朕想去看看。”

如今,大明整体呈现出轻视工学的迹象,朱权想实地看看,自从自己下令,解缙有没有好好落实到位!

解缙连忙道:“陛下,工学所在之处就在前方不远处,臣这便为您带路。”

说罢,解缙在前引路,朱权迈步跟了上去。

一行人沿着曲折的回廊前行,不多时便抵达了一处院落。

朱权踏入院落,扫了一眼老师,只见他年龄约莫有五十余岁,皮肤粗糙、面容憨厚,正站在讲台上,对着下面十几个学子教学。

那老师察觉到众人到来,微微一愣,脸上露出疑惑的神情。

解缙急忙向前几步,低声提醒道:“陛下今日亲临国子监视察。”

那老师一听,脸色瞬间变得煞白,眼中满是惊恐与慌乱。

他噗通一声跪倒在地,结巴道:“草……草民周石不知陛下驾到,有失远迎,望陛下恕罪!”

朱权笑道:“起来吧,朕只是来听听课,你继续讲便是。”

说罢,朱权找了个位置坐下,示意老师继续授课。

周石战战兢兢地站起身来,额头上已满是汗珠。或许是有朱权的缘故,他讲话有些磕巴,说两句话,便要看看朱权的神色。

生怕说错了什么话。

但是他讲的内容,却很实用,比如如何建造桥梁、高楼,用一些简易的木材,搭建建筑物的结构,分配其中的力,让建筑物更加稳固。

还有马车、船舶……这些东西如何打造,使用起来会更加省力气。

朱权听得很认真,这老师讲的都是经验之谈,却没有系统的总结。如果让朱权进行总结,那就是横跨建筑学、力学、材料学等诸多领域的牛人。

终于,这节课讲完了。

周石战战兢兢的走到朱权面前,低下了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