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龙场悟道”般突破(二合一)(1/2)
第136章“龙场悟道”般突破(二合一)
练习赛的交通状况,很多时候还要劣于排位赛。
原因很简单,排位赛车手进行飞驰圈的时候,前面慢车要主动让出行车线,如果恶意阻挡的话将会遭受到fia的赛后处罚。
虽然这个时代fia关于挡车的法规,远远没有十几年后那么详细严格。
但有跟没有,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
陈向北练习赛能跑出2分09秒926的单圈速度,意味着他排位赛一切顺利的情况下,有很大概率打破格兰披治f3的杆位纪录。
上一个能做到这一点的车手,名字叫做刘易斯汉密尔顿。
他如今已经被视为历史级新秀,07年进入f1便进入争冠行列,08年更是直接成为新科世界冠军。给外界带来的震撼丝毫不输于三级跳的基米莱科宁,甚至可以说在成绩上面更胜一筹!
正因如此,当看到陈向北练习赛突然爆出来的圈速,无比接近新科世界冠军当年创造的记录,现场支持者跟观众都完全懵逼了。
难道说中国的f3新秀方程式车手,真的能挑战欧洲历史级天才的赛道记录吗
“卧槽,这就是f1测试车手的真正实力吗”
“刚才谁说陈向北是靠钞能力才签约的,现在站出来说话!”
“真不愧是车神北,都以为他没希望了还能后来居上。”
“感觉格兰披治f3记录由中国车手书写,只剩下时间问题了!”
街道两旁跟看台观众一片欢呼,维修站的各支车队工程师们,更是被震撼的无法形容。
他们其实怀疑过陈向北在伪装圈速,正常情况下f1车队签约,哪怕你拥有特殊的“钞能力”,可实力太菜的话依然会被拒绝。
陈向北f3练习赛连前十五都进不去,要么就是布朗gp车队瞎眼,要么就是街道赛存在着巨大短板。
就如同很多f1车手,有着“旱鸭子”的头衔,怎么都适应不了雨战。
只不过陈向北一直在进行赛车调校,再加上他之前走线确实有点问题,随着练习赛时间濒临结束,其他车队工程师隐约达成了一种共识。
这名中国车手应该属于后者,没有接触过街道赛存在着极大技术短板,就算藏了点东西,也不会太多。
谁能想到陈向北进站之后,跑出来如此夸张的一圈,那之前有必要慢成这样子吗
瞬间各支车队策略工程师,脑海中再次不约而同冒出来一个想法。
陈向北的这一圈到底是实力使然,还是超常发挥
暂时没有人知道这个答案,陈向北测试完这一圈之后,他没有再继续进行练习,而是直接驶入维修通道进站。
“泽野,这一圈速度多少”
进站限速过程之中,陈向北通过tr询问了一句。
“2分09秒926。”
泽野弘树压制住情绪的激动,通报了他目前圈速。
“还行。”
【只是还行】
p房内众人面面相觑,陈向北看了这么多东望洋赛道资料,唯独没有去记住赛道记录
“向北君,你知道吗”
“刚才这一圈距离汉密尔顿的杆位纪录仅有0.05秒!”
水谷翔按捺不住提醒了一句。
就算抛开汉密尔顿新科f1世界冠军的身份,单单格兰披治杆位记录的含金量,就已经能排在世界f3赛事的顶端。
“嗯,我知道。”
陈向北依旧语气很平静。
汉密尔顿的杆位纪录水准毋庸置疑,不说能超越,但凡能接近都属于顶级赛车天才的范畴。
可是它终究是f3时期跑出来的纪录,而车手却是在不断进步的。
相比较驾驭雷诺赛车,如果抛开电控和机械的区别,陈向北其实要更加熟悉适应f3,只有从这个级别开始才算fia正式梯级赛事,很多驾驶跟操控感受共通。
要不是遭遇到机械传控的意外,陈向北给自己制定的目标,就是打破f3时期的汉密尔顿记录!
“向北君,既然知道,那你为何……”
tr里面水谷翔嘀咕了一句,却没有把话给说完。
他跟陈向北接触超过大半年,某种程度上已经非常熟悉对方的性格。
情绪稳定,就是陈向北有别于其他年轻车手的最大特征。
不过听到这句话,陈向北依旧给出了回答。
“水谷,因为低级别方程式记录,就是用来打破的。”
听到这句熟悉的话语,奥德托脸上流露出一抹会心的微笑。
这小子真是学到精髓了!
f3赛车停在了维修站门口,陈向北一边解开身上的安全带,一边又反馈了几项赛车调校细节。
梁驰几人没有多言,抓紧时间在练习赛结束前进行更改,避免超时遭遇fia的调查。
f3练习赛结束之后,接下来便是gt原型车的练习赛,最后将举行摩托赛事的练习赛,现场观众可以不间断欣赏到三种完全不同类型的赛车。
至于陈向北就没什么闲情逸致呆在p房欣赏,换下赛车服之后他就很低调的返回了酒店,来到会议室打开了中岛一贵过弯录像,跟自己脑海中的赛道特征进行对比。
周一晚上陈向北“走”赛道,受限于夜晚的光线因素,他对弯道的判断更多是靠车感。
今天的练习赛,陈向北前面之所以这么慢,就在于他在用眼睛观察赛道细节跟参照物,然后再通过一遍遍重复跑圈强化自己的记忆!
f1车手记住赛道的方式有两种。
第一种就是通过模拟器或者实地试跑,依靠成百上千次的不断练习,直至把整条赛道给烙印在脑海中,达到哪怕闭着眼睛都能跑完全程的惊人熟练度。
红牛车手佩雷兹,就曾经在宣传活动上面,展示了一回蒙着眼睛背对屏幕跑赛道的场景。
那是真做到了每个弯道分毫不差的过去,实实在在把那句“我闭着眼睛都能开f1”的吹牛逼变成现实!
如果没有办法得到成百上千次的练习,要求方程式车手在极短时间内记住一条赛道,就如同陈向北这样只有练习赛的四十五分钟,就只有采取第二种方式了。
那便是在找寻参照物!
没错,f1车手在很多时候,也会如同驾校学员练车时候那样,找寻一个具有明显特征的“物体”,来当做自己刹车或者打方向盘的参照物。
著名的三届f1世界冠军尼尔森皮奎特,当年曾被宝马邀请去开纽格柏林北环赛道,也就是国内俗称的“纽北赛道”。
皮奎特是巴西车手,他除了参加比赛之外从未来过德国,更别说去跑什么纽北赛道,属于一条完全未知的赛道。
并且相比较长度普遍在五公里左右的f1标准赛道,纽北赛道长达24公里,各种复杂多变的弯道跟地形,还让它有着一个“绿色地狱”的外号。
皮奎特身为受邀嘉宾,跑着玩没问题,想要赢得比赛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身为三届f1世界冠军,皮奎特自然有属于自己的荣誉跟傲气,他用三天时间且开废了一辆宝马1超跑的代价,硬生生记住了长达24公里的纽北赛道,战胜一众职业车手地头蛇拿到冠军。
皮奎特做到这点的方式,就是记住赛道上每一处细节参照物。
比如路边的招牌、护栏、灯柱、铁丝网的空档等等。
不过这种程度放在房车赛事里面或许够用,放在以精度闻名的方程式街道赛里面,那就远远不够了。
陈向北不敢说自己追求毫米级别的精度,至少误差最大不能超过三厘米,这时候就需要赛道上更精细的参照物。
比如说路面的小坑、沥青的裂缝、亦或者路肩白线的污渍!
应该在哪个小坑前一米处刹车切线,又应该在哪次走线压到路面沥青的缝隙,路肩白线污渍处要保持多少速度,才能做到极限吃路肩而不会出界。
只有通过这种赛道上的细微参照物,一次次不断微调挑战着失控,才能达到陈向北的极致操控标准。
当然,想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先不说这么多细节特征要记下来。
单单上百公里时速赛车呼啸而过,眼神能看到这些参照物都不容易,极其考验车手的注意力集中!
这就是为什么,陈向北在练习赛结束,就赶紧回到酒店的原因。
他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来让自己回忆数十个赛道参照物,然后再去对照中岛一贵的录像看有没有出错。
还是那句老话,街道赛没有容错率,陈向北必须全对!
对于陈向北这种“悟道”状态,奥德托非常有经验,当年舒马赫就是这样一个人安静在脑海中复盘。他特意嘱托后续返回酒店的车组成员,不要去打扰留出空间。
……
一夜过去,陈向北精神抖擞的走出房间,整个人的状态相比较之前截然不同。
练习赛阶段,哪怕陈向北没有表现出来,事实上他依旧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赛道的不熟悉,赛车的操控适应,职业生涯的前景,甚至于现场支持者的期望,都在无形中对陈向北施加着压力,告诉他这场比赛输不起。
可是现在,他认为自己已经掌控了东望洋赛道,实力带来的自信跟底气!
周六的东望洋赛道要更加热闹,官方给出的预测数据,今天观战人数将会超过三万。
陈向北最后一圈练习赛的爆发,更是成为了媒体宣传的噱头,港澳记者纷纷用着搞出大新闻的心态,用各种头版大字标题,宣传格兰披治大赛车将出现一位中国杆位车手!
至于陈向北能不能拿到杆位那不重要,反正新闻要的热度跟曝光度已经有了。
车组成员没有像周五那样赶早前往p房,赛车的最后调校已经完成,排位赛跟正赛按照规则都不允许更改设定,提前去变得没有任何意义。
等陈向北一行人抵达东望洋赛道的时候,现场已经能用“人声鼎沸”四个来形容,放眼望去全是密密麻麻的观众。
“哇,北哥,这得多少人啊……”
阿勇无比惊叹的问了一句。
“淡定点,小场面。”
陈向北表现波澜不惊,实际上内心也是受到震撼。
他上辈子跑f2垫场赛的时候,见过比这更为宏伟壮观的场面。
可那些观众们是为f1车队而来。
现在这里面很多人,却是为了自己而来!
“陈向北加油!”
“保持昨天的态势拿下杆位,创造属于中国车手的记录!”
“澳岛格兰披治不应该由外国车手统治!”
“车神北,你永远是我心中的no.1!”
听着这一声声呼喊,哪怕陈向北情绪一向很稳定,此刻都被感动的莫名鼻头一酸。
这就是主场带来的支持跟力量,很多东西无关成绩跟容易,仅在于陈向北是个中国车手,他承载者中国赛车的希望。
不用任何人提醒,这一站陈向北会拼劲自己的全力!
来到p房换上赛车服进行准备,格兰披治的排位赛依旧是标准半个小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